【「老闆,加薪兩千可以嗎?」害你由紅翻黑的白目問題】


朋友們,您在職場中是否曾遇過一種老是在不對的時間,問些不該問的問題的同事嗎?

別在錯誤的時間,問錯問題

忙亂的辦公室,下午兩點多,全公司都收到了一封發自執行長的信件,主旨寫到:徵募參與公司「電子化與創意改善」專案同仁。Lisa看見進公司三年多來,最佳表現的機會。

想了一天後,Lisa決定先跟主管Celia 報備她想積極參與專案的意願,Celia鼓勵她要認真加油,可以把這當作自己工作能力的最佳磨練。由於只是專案性質,Lisa仍屬Celia麾下,但可以利用工作之餘參與專案運作。得到主管的支持後,Lisa信心滿滿的準備下周一跟執行長面談。

面談當天,Lisa做好萬全準備,化妝與服裝都與平日不同,同事們也都看到她的改變。豈料,面試三十分鐘之後,Lisa垂頭喪氣的走出執行長辦公室,直接衝到女廁,半小時後才又回到座位上。

隔天,Celia被執行長請去,了解昨天面談狀況。

執行長:「Lisa的學歷、談吐、工作表現、外貌各方面都不錯,就是太白目、太像小孩。」

Celia:「怎麼說呢?」

「昨天聊到最後,我已經決定要邀請她參與專案了,心裡還在盤算要如何跟妳談她未來的工作時間分配,我問她:『有沒有問題要問?』她說什麼,妳知道嗎?」

Celia心裡也很想知道答案。

「Lisa問:『參與這工作有沒有加薪?兩千也好?』我當下就把她念了一頓。」

雖然執行長事後表明,自己也很後悔念她念太兇,不過執行長也強調,員工就是要教育,Celia點了個頭,表示同意,連忙說:「對不起,這是我工作指導不周,老闆請見諒。」

於是,一樁好事變憾事,Celia始終認為Lisa是開玩笑的,但執行長不信。

職場發問的四種類型

在這裡,我們姑且不論本專案的難度,與未來可能耗費的工作時間,或許專案僅是臨時編組,執行長在信中也說得很清楚,希望有志之士參與公司運作。不管Lisa知不知道這種組織型態的運作模式,但無論是白目、還是無心,她已經在老闆心中留下極差的印象。

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四種常見的職場發問型態:

1. 好球帶
你想問,對方也能回答的問題。在職場中,尤其是公事,這種問題佔了絕大多數,就像投手站在投手丘頻頻丟出好球,打者也期待這種球路,雙方針對公事對談,雖沒有太多火花,但職場講究工作效率,這類問題畢竟是主軸。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若僅剩下公事,其實是很彆扭的。

2. 阿諛奉承的成人對談
自己不是很想問,對方卻很想回答的問題。以前我在房仲當店長時,看過很多女業務、女秘書,這種能力格外厲害,她們總是能問出好問題,一兩句話就讓對方打開話匣子,例如:「陳大哥,好久不見,你看起來越來越年輕了,你都如何保養的啊?」「林小姐,您兒子好可愛啊,有學什麼才藝啊?」「老闆,高爾夫球越打越好囉,教我幾招好嗎?」我身為旁觀者,深知發問者不是很想問,只是想套交情,但對方通常話匣子一開,嘰哩咕嚕講個不停,雙方關係的建立,對於業務與人際推展的幫助極大。

3. 只是問看看
自己不想問,對方其實也懶得回答的問題。這種問題蠻常見的,當大家在趕時間、面對不想面對的人,通常這種問題就出現啦。例如:「今天好冷喔,你會冷嗎?」「最近好嗎?忙嗎?」「業務好做嗎?」…諸如此類的問題,其實我也看得出來,問的人隨便問,答的人應該也是隨便答答,大家不用太認真,好來好去,這種問題對於殺掉些尷尬時間,還蠻管用的,但大家不能老是問這類問題,感覺會很敷衍。

4. 白目類問題
自己很想問,對方卻很難回答,或打死都不會回答的問題。上面的例子,Lisa就是問了這類問題,殊不知薪水是很敏感的,加上專案的成績尚未出現就談加薪,這不是很白目嗎?職場中應該先求表現,再談加薪不是嗎?當我看到這例子時,我一度以為Lisa是無心的,當我跟她相處久了以後,我發現她真的是白目,而且時常問出這類問題,對她在職場的發展,打擊甚大。

講到這裡,給大家幾個衷心提醒:

職場環境是人際關係組成的,做事也要先從做人開始。要掌握公事進度,好球帶問題一定不可少。

面對關鍵人物時,可以試圖問些對方很想回答的問題,適度做球,做個傾聽者,可以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加分。人緣好,做事必然如魚得水。

如果空檔時間很多,話題很乾時,口袋裡要有些只是問看看的錦囊話題,必要時還可以殺時間聊聊。

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變差,不外乎「說了不該說,問了不該問」的問題,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在開會或人際對談時只當個沉默者,應該要適度表達自己的意見,但說話與發問之前,應該先環顧現場的對象,這問題他想回答嗎?會造成彼此尷尬嗎?

發問前,多想一秒鐘,您在職場的人際關係與辦事效率,肯定會大大提升喔!

轉自:商業周刊

留言